公常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段下穿改造工程

工程概况:

项目位于深圳市与东莞交界处,西起光侨路,终点至东莞界,全长3.56km,其中地下道路长2.6km。

地下道路:干线性城市主干道标准,50km/h,双向六车道,闭合框架宽28.9m;

地面道路:生活性主干道标准,40km/h,双向六车道,宽度70m。

合  同  额:17.02亿元

主要结构形式:主体结构采用钢筋砼闭合框架+U型槽

围护结构形式:均采用钻孔灌注桩+双排高压旋喷桩形式围护;一道钢筋砼支撑+两道钢支撑


工程重难点:

 施工场地南侧紧邻地铁6号线盾构工程,地铁与本项目主通道走向平行设置。距离最近处仅3米。     

 地下主通道自西向东依次临近区间盾构隧道、中山大学站、区间隧道、武汉大学站和区间隧道。根据工筹,中山大学站和武汉大学站主体结构与本工程同期施工,车站附属出入口及区间隧道后于本工程施工。交叉施工难度大。


BIM应用目标:

 采用BIM技术及信息化手段对项目施工进行管控,从前期策划阶段对现场、临建进行布置,让项目全面掌握工地的实际情况,便于临建规划。对复杂结构部位进行可视化展示与碰撞检查分析,提前预知图纸问题和复杂部位内部详细布置情况。

      对于复杂施工工艺和施工工法进行可视化交底,突出施工控制要点,让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深刻领会施工工艺、重难点施工方法,深入识别重大危险源和预防控制方法,以便于项目对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和高质量精准施工。

借助信息化的手段,对项目从进场到施工再到收尾结束进行全面信息化布控。

       利用BIM+GIS技术,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生成场区实景三维模型,提高对临建工程布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,同时大大缩减测量人员外业工作量,将繁重的测量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,提高工作效率。

     充分利用“BIM+”、物联网、移动互联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,实现人机料法环等现场数据的采集及智能化管理,通过集成于企业微信,实现施工现场数据的共享,为项目管理、安全、质量风险防患、生产指挥等提供数据支撑。


BIM团队架构:

       项目成立“深圳公常路项目BIM信息化青年突击队”,团队由中交一公局四公司BIM技术中心和项目相关人员组成。其中BIM专职人员达7名。BIM技术人员持证率为100%。

       公司BIM中心主任担任项目BIM信息化负责人,负责项目BIM实施工作的总体统筹规划及协调安排。技术服务团队负责BIM标准、实施方案的制定,指导并参与项目BIM信息化的实施工作。项目BIM小组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以及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。

BIM团队架构


软硬件配置:

软硬件配置


应用点及效果:

一、BIM应用点及效果

1.图纸审核

通过BIM建模准确快速的复核施工图纸,发现设计图纸中的错误和疑义之处。并出具项目BIM三维审图报告。累计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错漏等问题56项

2.碰撞检查

应用Fuzor和Navisworks软件,进行不同专业构件的碰撞检查或同专业不同构件的碰撞检查,设置相应的碰撞检查规则,软件可快速找出符合碰撞条件的碰撞点,并生成碰撞报告,每条碰撞信息包括碰撞类型,碰撞深度,具体三维情况。提前发现碰撞点,可及时合理地调整方案,避免工期延误或返工

3.设计优化

(1)利用BIM可视化的特点,结合碰撞检查,优化设计方案,包括海绵城市、景观、绿化、装饰、照明等。

(2)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展现拟变更优化的基坑支护提议,综合分析原设计和优化方案的利弊,项目的变更提议最终被业主和设计院采纳。

4.可视化交底

①在Revit中创建闭合框架钢筋三维模型,导入Catia Composer软件对钢筋三维模型进行整体及局部标注,生成钢筋三维大样图。便于现场作业人员直观理解复杂节点,交底效果十分显著。

②利用建立好的临建及主体结构模型,制作关键工程施工三维交底动画。直观展现了各工序的施工步骤、便于现场作业人员深入了解工序的安全质量控制控制要点。

5.临建规划

项目进场初期,根据项目提交的临建初步方案及深化设计需求,进行临建BIM标准化模型创建工作,对临建建筑、设备、地形、便道进行深化设计,形成三维可视化方案成果,辅助项目最终临建方案决策

二、BIM应用创新及亮点

1、基于企业微信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

构建基于企业微信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,标准的线下流程,通过信息化手段线上展现,管理透明化;非标准的线下流程,运用信息化手段统一再造流程,线上约束、管控,规范化管理,通过PC端、移动端供项目员工在一个集成平台上进行综合业务管理、事务办理、沟通交流和信息查询共享等,提高项目内协同办公效率。

2.管理驾驶舱

以深圳公常路项目为试点,完成了项目决策支持系统(管理驾驶舱)的开发,充分发挥数据穿透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作用,将项目管理的要求,标准化建设的过程控制,以信息化手段进行管控。通过物联网技术,移动端数据采集,逐步形成项目生产大数据,为公司、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。

3.BIM进度沙盘

将BIM模型轻量化处理上传至云端,模型构件与工序报检数据相关联,以不同的颜色实时展现各分部分项工程构件不同的施工状态,现场施工进度一目了然。

4.BIM+GIS无人机倾斜摄影

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形成立体的三维GIS模型,真实的反映地物的外观、位置、高度等三维属性信息。在项目弃土场选址和征拆工作、场站规划布置实景、交通疏解、路基土石方施工过程收方等方面得以运用。

5.无人机施工全区域全景巡查

操作手通过遥控器控制飞行器,巡检员只需戴上飞行眼镜坐在车上,便可对现场施工全区域情况了如指掌,颇有坐进“驾驶舱”遨游工地的意味。


成果总结 :

 项目自前期策划以来,确定运用“BIM+”物联网、移动互联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。项目除进行临建规划、图纸审核、碰撞分析、工程量统计、施工工艺模、方案变更优化及VR体验等常规BIM应用外,对“BIM+”技术的应用开展了积极探索,创新性地开发出适应施工项目实际需要的智慧工地应用系统,集成于微信上,达到了预期效果,提升了项目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,加强了对安全、质量、人员、材料、设备、进度、环境等方面的管控能力,通过科学地组织施工,减少了返工情况的发生,缩短施工周期,降低物资设备成本,提升工作效率,为后期工程的BIM技术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

模型:

项目视频1 :

投TA一票